德勤發布的最新報告《2013年全球化工行業并購展望》稱,全球化工行業正在重新調整其業務組合。盡管面對能源、原料波動和監管政策方面的重重挑戰,2013年全球化工行業仍有望取得適度增長,而并購成為一種高效的戰略手段。
盡管對歐元區的擔心仍將持續,其他成熟市場的復蘇之路也步履蹣跚。新的市場、頁巖氣的發現以及高級材料系統行業的進步驅動全球,尤其是北美、歐洲和中國并購活動的增長。
德勤報告稱,中國的化工行業可能會保持增長勢頭,但和2000至2010年期間的蓬勃發展相比,增速會有所放緩。某些產業板塊出現的產能過剩證明產業結構并不平衡,這很可能促使中國企業尋找和填補市場缺口。
中國的化工企業當前不僅目光盯緊海外,同時也關注國內收購,因為擁有獨特能力的中小型專業公司(它們往往也是外國公司的潛在目標)已開始嶄露頭角。在一些特定的化工板塊中出現了整合的趨勢,其中,一些國內企業采取了收購其他現存企業或將其擠出市場的做法。
越來越多的國際私募股權投資公司以及國內同行當前正積極調查中國化工行業,從而識別具有吸引力的目標企業。與之類似,中國的化工企業越來越注重戰略投資者 能夠帶來哪些能力,從而在中期增加自身企業的未來價值。另外戰略投資者還可能提供各種便利條件來應對復雜壁壘,支持海外交易的順利完成。
在北美,化工行業并購活動經歷了巨大的變化,預計上升趨勢還將持續。在促進2013年并購活動方面,建筑市場的復蘇、頁巖氣的廣泛可得以及下降的原料價格等因素可能會發揮重要作用。
德勤報告還預測,穩健的頂級化工產品生產商會考慮新的設施擴張項目,以及重新啟動北美地區擱置的設施項目。預計未來數年全球頂尖化工制造商在此類項目上的投資將超過400億美元。
報告稱,歐洲化工行業是追尋并購機會最為活躍的市場板塊之一。流動性尚佳的企業正在通過收購實現其業務轉型,實施增長戰略。
另一方面,一些苦苦掙扎的企業將重心一直放在改善運營流程,以實現財務業績增長。此外,一些經營困難企業被迫進行合并,通過出售非核心資產來籌集資金、減少產能過剩及實現設施合理化。
上一篇:稀土綠色提取項目中期檢查
下一篇:宜昌化工產值瞄準1800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