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關于中國鋼鐵行業違約風險上升的擔憂仍在持續,在銅價經歷了大幅下挫后,緊隨其后的涉及鐵礦石融資的鐵礦石價格正在經歷有史以來最大幅度的連續跌勢,開始出現暴跌并進入熊市。
11日,《每日經濟新聞》從價格報告機構鋼鐵指數發布的數據中獲悉,發往中國天津港的基準鐵礦石價格在周一(3月10日)大跌8.3%至每噸104.7美元的18個月低位,創下有記錄以來第二大單日跌幅。獲悉,中國鐵礦石消費市場一直是國際礦業巨頭們緊盯的一塊“肥肉”。
然而,由于經濟增長放緩抑制了鋼鐵這種材料的需求,導致出現自2014年1月以來的持續低迷行情。市場表現為中國的鐵礦石價格自2014年初以來下跌了22%。同時,來自國內鐵礦石進口量的高位記錄,也令人備感壓力。據海關統計,2014年1月全國進口鐵礦石8683萬噸,同比增長33%創下高位。截至2月末,進口鐵礦石港口庫存達1.06億噸,比去年同期增加3658萬噸,增幅為52.69%。
在目前鋼鐵下游需求仍未見回暖,高爐開工率一直處于較低水平,同時港口鐵礦石庫存量又長期維持高位等因素影響的情況下,此番粗鋼產量沒有明顯增加,而鐵礦石的供應量卻大幅增長,這些種種反應都難免令國內鐵礦石市場供大于求的局面進一步加劇。
“中國經濟在轉型,又碰上最近人民幣貶值,加上上周的經濟發展目標又低于市場預期等因素,故市場反應比較強烈。另外,近期市場資金回籠問題一直困擾著商品市場,加上到期融資高峰期到來,企業的庫存又很大,所以才有了這兩日大宗商品期貨的大幅下跌。”卓創資訊鋼鐵分析師劉新偉表示。
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稱,全球幾家大型礦企的市值僅在周一(3月10日)盤后就蒸發了數十億美元。數據顯示,力拓公司股價周一下跌5%,英美礦業公司下跌超7%。 記者注意到,金融危機后,出于對新興市場鐵礦石需求的看好,包括海外四大鐵礦石巨頭在內的鐵礦石生產商積極擴充產能。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粗鋼產量預計增加4千萬噸,鐵礦石需求增量約為6千萬~7千萬噸。而2013年四大礦山合計產能增量接近2億噸,鐵礦石產能的增加幅度明顯高于需求的增幅。
華東一家鋼企的負責人透露,“他們十分關注近期的鐵礦石大跌。目前鋼材供需狀況趨于惡化,市場面臨鋼廠庫存高、鋼材社會庫存高、港口鐵礦石庫存高等三大利空因素壓制,鋼材現貨承壓。” 這種“做空”情緒儼然已直接傳感至鋼材現貨市場。昨日在采訪滬上某鋼材現貨市場的一些經銷商時發現,目前很多鋼鐵經銷商由于庫存成本較高而市場現貨報價較低已經出現了封盤惜售的現象。
一名張姓經銷商認為,“有部分經銷商前段時間已經清空庫存,現在零庫存狀態觀望。部分一級代理商開始縮減訂貨量,本來1萬噸的訂貨量現在可能只剩3000噸。”據他透露,目前經銷商關于降價銷售這方面也出現了分歧,部分資金壓力不大并且庫存水平較低的經銷商報價平穩,降價的大多是資金較緊,并且庫存壓力加大的經銷商。《每日經濟新聞》
上一篇:探索全新的氧化鐵顏料制造工藝
下一篇:鈦白粉4月低迷行情恐難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