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新聞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行業新聞
特種金屬功能材料的發展將促進國內靶材行業升溫
發布者:管理員 發布時間:2014-10-10 15:41:30 瀏覽次數:2128
據工業和信息化部(下稱工信部)知情人士透露,工信部擬對新材料采取重大專項的扶持方式,并建立新材料風險補償機制和其他綜合配套政策。資料顯示,微電子、光電子、新能源等是研究最活躍、發展最快、應用前景最為投資者所看好的新材料領域:鋰電新能源的發展會將促進國內靶材行業升溫。
新興產業的必備材料
聲、光、電、熱、磁等性能是特種金屬材料的功能,《新材料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中,特種金屬功能材料就是新材料產業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無獨有偶,近年來新能源汽車、風力發電機、LED照明、核電等領域的生產或者使用過程中,特種金屬材料也被屢屢提及。特種金屬功能新材料使用范圍之廣,其發展水平直接影響整個國家經濟的發展。
在特種金屬功能新材料中第二大類為稀有金屬功能材料:鎢鉬材料、鉭鈮材料、稀貴金屬材料及核級稀有金屬材料。其中,鎢鉬材料、鉭鈮材料將于靶材行業形成對接趨勢。在國內,鎢鉬材料的發展速度很快,但是較國外發達國家,我們還存在著相當大的差距,大部分企業裝備仍較為粗糙、落后。
特種金屬功能新材料的第三大類是半導體材料:半導體硅材料、新型半導體材料及薄膜光伏材料。同樣,靶材也廣泛應用于薄膜材料,ITO通用語半導體材料中,但是目前國內對大尺寸的上述材料仍需依靠進口。
在《新材料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中,我國將長期駐足新材料的發展研究,致力于國內材料自給自足。
我國特種金屬功能材料發展與國外先進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產業發展也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
- 部分關鍵材料依賴進口
- 自主創新能力不強
- 研發人才、資金、設備投入不足
- 產學研用體系仍待完善
- 特種金屬功能新材料平臺建設有待加強
上一篇:新材料“十三五”規劃聚焦三大領域